前幾年,金正恩動不動就試射飛彈,而且時間都喜歡選在清晨,曾經固定值晨班的我時常要早餐吃到一半就要跳起來準備化妝連線。而北韓飛彈一射,亞洲股市就會受到影響,更別說他跟美國總統川普你一言我一語劍拔弩張的氣氛,都會讓國際中心忙得雞飛狗跳。
終於,在2018年4月27號,金正恩跨出北韓,跟南韓總統文在寅相見了,而我以國際新聞記者的身分,站在南韓。
才疏學淺如我,分析不出來金正恩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,4月27號金正恩跟文在寅這一握,能否一笑泯恩仇還有待觀察,但國際情勢真的是瞬息萬變。

至今讓我相當難忘的,還是媒體中心的氣氛。
這是我進入新聞業以來,第一次跟近三千名記者在這麼大的場合一起工作,不是為了新產品問世,而是見證歷史。

雖然我的前面坐著CNN的團隊,旁邊是日本主流媒體,讓我心情相當雀躍,特別是看到CNN的評論員Paula Hancocks在我面前連線結尾說出:This is CNN的時候更是讓我相當激動,但其實大多數時間,媒體中心裡面的空氣是緊繃的,拿我來說,每個小時要連線一次,每次連完線就得想下個連線的內容,還得監控現場狀況,隨時跟長官回報,甚至抽空做訪問來當成新聞素材,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了,更別說要和國際媒體同業交流。

當然在這樣的場合,也可以很明確感受到,只要是記者,都一樣累。有時候跟來自不同國家說著不同語言的記者,只要一個眼神,就能知道對方到底是要我讓位還是鼓勵彼此撐下去。

到現在都還記得,金正恩跟文在寅握手的那瞬間,我背對現場畫面正在連線,我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情,但是媒體中心現場響起了驚嘆的聲音,並且熱烈鼓掌,當時我立刻起了雞皮疙瘩,原來,跑新聞可以如此過癮!這樣的氣氛很像毒藥,讓人上癮。

跑國際新聞最讓人津津有味的地方,就是能夠有機會看到自己的渺小,因為世界真的很大。
發表迴響